提到“三嚴三實”,大家都會異口同聲說出來,“嚴以修身、嚴以用權、嚴以律己,謀事要實、創(chuàng)業(yè)要實、做人要實?!绷暱倳浱岢龅倪@24個字,言簡意賅、寓意深刻,修身在前、做人在后,道出了“三嚴三實”的核心在于“修身”,關鍵在于“做人”。只有修好身,才能正確的用好權、律好己,做好人、辦好事。否則,就會出現(xiàn)理想信念有動搖、思想行動有偏差、意識形態(tài)有邪念。
具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中國,從古至今留下了許多修身做人的至理名言。從封建社會“三綱五常”到今天“三嚴三實”;從《禮記》“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”、《論語》“君子坦蕩蕩,小人長戚戚”到《三國志》“勿以惡小而為之,勿以善小而不為”;從諸葛亮“靜以修身、儉以養(yǎng)德,非淡泊無以明志、非寧靜無以致遠”、歐陽修“不修其身,雖君子而為小人”到陶鑄“如煙往事俱忘卻,心底無私天地寬”、鄭培民”做人要有人格、做官要有官德、做事要靠本事。”這些名言警句,無不蘊含著心靈修煉、為人處事的哲理,道出了修身做人的秉性,閃爍著人類智慧的光芒。我們每個人只要從中汲取精神內(nèi)涵、學會悟透自己,才能提高思想道德境界,真正把握好自己,做事有節(jié)、做人有度,心疼自己,不要縱容自己的個性、別想太多、別奢求太多,給心靈一份清寧。
人上一百,形形色色。生活中,我們經(jīng)常會聽到有人抱怨,說上天對自己多么不公平,未能給自己提供一個好的環(huán)境和機會,沒有達到自己的理想目標,從而導致心里失衡、內(nèi)心不平,不能用積極的心態(tài)去看待和思考遇到的問題。更有甚者,心態(tài)不好,小肚雞腸、嫉妒心理、看不慣別人比他好;相互勾結(jié),里應外合、吃里扒外、總想占別人便宜;沒有原則,當面阿諛奉承、背后誹謗陷害、挑撥離間做鬼;缺乏黨性,在職工中埋怨組織、在組織中指責職工、在他人面前貶低別人;不守規(guī)矩,會上不說、會后亂說、唯恐天下不亂;想方設法找別人茬子、往自己身上找路子;不擇手段陷害別人、唧唧歪歪說三道四、天花亂墜吹噓自己;對別人要求嚴、對自己要求松,戴顯微鏡看別人的缺點、用放大鏡看自己的優(yōu)點;不一門心思干工作、卻處心積慮鉆空子、滿腦殼的歪點子,不相互團結(jié)、相互補臺、而挑撥離間拆臺等等,這些都是與“三嚴三實”背道而馳,嚴重違背了良知和公德道義,究其原因,就是沒修好身,失去理想信念,失去做人做事根本??墒菦]想到,就算你“手段高明”,想方設法達到了目的、投機取巧得到了回報,但你缺失了道義,缺少了一段心路歷程,精神的田地里依然是一片荒蕪,良知會讓你背負沉重的精神枷鎖,一生都會過得心里不安。更何況“人在做,天在看”,要知道,凡是做過的事,不可能水過無痕、雁過無聲,要想人不知,除非己莫為。
滄海橫流,方顯英雄本色。人活一世,少說多做最有魅力。生命的年輪瞬間即逝,人生道路如同沒有回頭的拾荒,想走得遠,就不能背得太重,必須經(jīng)常清理背簍。人生也如此,當你心里不平衡時,不妨問問自己,我能干什么?我會干什么?我干了些什么?通過捫心自問,認清自己、找準位置,告誡自己、校正人生,好事多做、壞事莫為,學會看得透想得開、拿得起放得下、立得正行得直,從容達觀、輕松自在、寧靜自遠,善待別人和自己,才能活得真實、活得自在、活得安心、活得溫暖、活得灑脫。
大千世界,茫茫人海。親愛的朋友們,大家通過緣分走在一起,經(jīng)過相識、相熟、相知,成為了人生路上并肩前行的一道亮麗風景。走在一起是一種緣分,一起在走更是一種幸福!讓我們摒棄盤踞心頭的毒瘤,見賢思齊,見不賢而內(nèi)自省,不與上級爭鋒、不與同級爭寵、不與下級爭功,以和為貴、善為本、誠為先,得之淡然、失之泰然的心態(tài),修好身、養(yǎng)好性、做好人,按照“四個全面”戰(zhàn)略布局,踐行“三嚴三實”,統(tǒng)一思想行動、點亮理想之光、補足精神之“鈣”,把心思集中在“想干事”上、把才華體現(xiàn)在“會干事”上、把價值定位在“干成事”上,隨時丈量自己的心胸,調(diào)換自己手中的遙控器,將心靈的視窗調(diào)整到快樂的頻道,帶著陽光的心態(tài)、懷揣偉大復興的美麗“中國夢”,以一顆真心,相互支持,激情上路,共同把保利久聯(lián)的事情辦得更好,為實現(xiàn)“中國第一、世界一流”目標而努力奮斗!